銅鑼灣 小型商場競技場?
發佈時間: 2013.01.14

根據去年一間國際測量師行就全球舖位租金進行的調查,銅鑼灣於去年已取代美國紐約第五大道,成為全球最貴舖租地段;加上銅鑼灣早前有大型商場、時裝連鎖店高調開幕,而擁有 47 年歷史的總統商場,也跟歷史悠久的中央樓於 2010 年一併被收購,現正進行重建。銅鑼灣的大型商場湧現,小型商場卻是孕育特色小店的好地方,提供獨特貨色、服務的小店更是消費文化的精髓,小型商場甚至小店在激烈的競爭下該如何自處?

由豐泰地產於兩年多前統一收購業權的銅鑼灣總統商場及中央樓,現正清拆重建,當時豐泰地產負責人曾接受訪問表示,大約早於 2007 年已留意這幢連商場的物業,認為它的位置好,發展空間大,正如隔鄰的世貿中心翻新後,也帶動了駱克道的人流……

 

銅鑼灣大大小小的商場此起彼落,小商場如何自處?

 

等待人流的銀座
擁有 47 年歷史的總統商場及中央樓遭清拆並重建,從零開始,新發展拖垮了附近經營數十年的生果檔,甚至習慣到商場購買日用品、廉價衣飾等的客人,也慨歎少了個方便購物之處。根據資料,重建預計於 2014 年落成,將是集結零售、寫字樓等的綜合項目,到時又有一番「新景象」。不知與舊總統商場鄰近的銀座商場,到時能否受惠而「被帶動」?

銀座商場位於謝斐道的地庫,商場多年來宣傳不多,十分低調,商舖類型隨不同年代不斷轉換,近日入內閒逛,發現起碼有五分之一的舖位空置待租。於銀座開設「發寶膠」飾品 13 年的阿肥,已是元老級租客,發寶膠更是銀座的「老店」,阿肥說:「銀座的商舖業主不統一,分散業權令商場難以發展,甚至管理,單是大門外的彩色招牌,也是近年才掛上,商場大門的水牌破爛了也無人理會……」

 

銀座商場大門並不明顯,令人容易把它遺忘。


銀座大門的疑似自動梯,其實是一條樓梯。


小店自力更新
性格樂天的阿肥笑言,「無王管」就是銀座的特色,商場沒有章法,卻令它有一種獨特的個性,甚至一度成為「潮人聖地」,阿肥回憶商場的過往說:「90 年代末,銀座一點也不潮,商場的 70 個舖位只有 30 多間出租,出租了的,有一半被用作貨倉……當時只有翻版 game 舖、VCD店、影印店、香薰店、改衣店、舊玩具店、另類寵物店等,雜亂無章,沒有售賣衣飾的店舖。」阿肥大約在 2000 年於銀座開舖,於 2003、2004 年開始,一些潮流店舖開始進駐,例如由 DJ 少爺占開設的粉紅小舖、APE 的水貨店等都有,阿肥說:「可惜,當時商場人流依然不多,那是宣傳不足所致;我在尖沙咀的利時商場亦有分店,時至今天,一些利時的客人仍然不知有銀座商場的存在!」

多年來租金不斷上升,人流卻沒有改善,阿肥曾多次改變經營策略,但坦言經營也不易,那為何依然留守銀座?阿肥說:「我賣的是古靈精怪飾品,跟具特色的銀座挺匹配啊。不過,我不會以『觀望』的態度來看這個商場,只認為現在還有生存空間。」發寶膠隔鄰的店舖已面目全非,阿肥依然能夠生存,他自有法子,「我們這種生存在小商場中的細舖,服務很重要。只要客人走進來,不管他們有否『幫襯』,我也會說『多謝晒拜拜!』曾有人說我多此一舉,我卻認為客人來買東西也好、『攝時間』也好,在芸芸店舖中選了我,已是『賺了』。他們再來,就是對我的強心針。」阿肥表示,銅鑼灣區近年有歷史悠久的小型商場遭清拆,像發寶膠這樣的特色小店早晚也會被淘汰,他認為大商場有裝修有管理有宣傳,租金往往是天文數字,售賣這類貨式的小店,又怎能負擔昂貴的租金?

 

阿肥認為小店需要自力更生,提供好的服務,才有生存空間。


發寶膠的飾品造型獨特。


蘋果的修眉店
同樣以特色服務取勝的莉莉化粧品店,於銅鑼灣蘋果商場開業已達 27 年,老闆何姑娘說:「蘋果商場屬於鳳鳴大廈的地庫,以前是鳳鳴商場,已有 50 年歷史!如果只靠售賣化粧用品,沒有修眉,老早就關門大吉。」何姑娘精湛的修眉技巧吸引本港、內地甚至台灣的客人,下班時間或假日,前來修眉的客人總把店舖擠得水洩不通。

何姑娘回想商場初期的租客類型,的確較現在的多元化,何姑娘說:「一間聞名銅鑼灣區的麵店也曾設在這兒;以往還有售賣保齡球用品的店子,當年劉德華也來這兒買保齡球呢。」500 多呎的莉莉化粧品店,月租 3 萬元,何姑娘數十年前在北角「擺檔」,售賣着化粧品及代替人修眉,20 多年遷入此舖,一直見證着銅鑼灣區商場的變化,她認為,對於一些提供特色服務的小店來說,小型商場是孕育它們發展的地方。

天后、赤柱及深水埗也有蘋果商場;商場對於租客類型一向抱開放態度,正如赤柱的蘋果商場聚集了多間童裝店,商場事前也沒有刻意安排,蘋果商場租務負責人黃小姐說:「除了不限制店舖種類,我們還會盡量給店舖自由度,例如不會限制他們的櫥窗布置,或容許租戶把兩個或以上的單位『打通』等。」或許由於商場營運模式較自由,便可以容納一些較另類的店舖,如塔羅牌店、古董錶店、度身訂造的鞋店、改衣店等。

 

蘋果商場外的利園山道近日在特定時間改為行人專區,這有助蘋果商場的人流。


莉莉化粧品店。


何姑娘以修眉技巧取勝。



小型商場的角色
銅鑼灣另一家「老牌」小型商場金百利,其面向崇光百貨的大門近日大翻新,重金投資,大門位置增添了搶眼的大型屏幕及 LED 裝飾,屏幕播着 catwalk 片段,形象煥然一新,這種「自我增值」招數,算是配合商場一向以「fashion」作主題的發展形象,不願透露姓名的金百利商場發言人表示:「金百利前身是金寶中心,於 1996 年重新改革。當年金寶中心多集中售賣類似成衣的較大眾化服飾。商場改革,刻意招攬具 fashion design 風格的租客,當年我們參考了尖沙咀另一潮流商場百利的模式,以金百利作商場名字,引入具潮流味道的小店,他們有的屬自家設計,有的則從歐、日等地『入貨』。」發言人表示,當年金百利附近只有大丸百貨、紅寶石酒樓和馬莎百貨,換言之,周遭沒有同類型的商場競爭,當年以較「激」的時裝方向發展商場是嶄新做法,發言人說:「我們把多層商場劃分了 170 間小店,也規定形象相似的小店不能開在一起,增加『尋寶』的感覺。至於各大型商場落成,對我們影響不大,因始終是兩種不同的市場需求。」金百利商場的店舖以實用面積計算,由 60 至 200 多呎不等,租金視乎位置、舖形等而定,不是以呎數計算,而商場亦會安排店舖位置,更不許容把小店「打通」,規格較嚴。

小型商場與高級大商場的客源,始終是兩個不同的市場,似乎並不構成直接影響。小店老闆阿肥最贊同某商人曾對香港高昂租金說的評論:「租金有多貴不是問題,因總有其『值錢』的原因,店舖本身是否有本事經營下去才是重點。」似乎,小型商場及小店,自力更生最重要。


金百利的大門新增了大型屏幕。

最高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