汗臭味拜拜!出街無須怕尷尬!註冊中醫師:教你4個天然止汗方法!外敷內服都有!
Heva Ho
文: Heva Ho
發佈時間: 2019.07.16

止汗是每個女生在夏季的重要課題,當中背部、胸前和腋下都是流汗的重災區,尤其在穿著淺色衣物的時候,泛黃的汗漬特別顯眼,處理不善的話,更有可能溢出陣陣異味。

其實流汗是身體自動調節體溫的機制,並具有散熱和排毒作用。汗水本來是無味的,但當排出體外後,與皮膚上的細菌混合,就會形成酸臭味,即是「汗味」。大熱天時,想身體保持乾爽,不受異味影響的話,不妨參考看看註冊中醫師倪詠梅所傳授的天然止汗方法吧!

#1 用明礬擦拭腋下或其他味較濃的部位

明礬是天然礦石,外表如水晶般潔淨,具有抗菌、收斂和燥濕止癢作用,可以安心用於身體各個部位,而普遍都能夠在藥材行買得到明礬,一小塊售價約$15元。

用法:將明礬表面沾濕,在身體乾爽的情況下,把明礬輕輕擦拭體味較濃的部位(如腋下、腳掌等)抹幾下即可。


#2 自製中藥止汗粉

材料:牡蠣粉20克、麻黃根20克、龍骨粉15克

做法:將所有粉狀材料混合即可,在多汗的部位撲上藥粉,每天使用2至3次

(*倪醫師提提大家,這種藥粉顏色帶黃,當身穿淺色衣物時,便要注意使用份量,避免將藥粉顏色染上衣物。)

 

上述方法屬於體外止汗,在選用以上方法前,建議大家可先進行皮膚測試,避免出現敏感症狀。若果你出汗過多,就連日常走動甚至坐著都會出汗,那就有機會是因為體內濕熱所致,並可能有需要調理身體,倪醫師亦有提供兩款食療讓大家參考。

 

#3 浮小麥茶

浮小麥是小麥的未成熟的果實,性質平和、味道甘香,具有益氣、除熱和止汗的功效,適合體質濕熱和夜間多汗的人士飲用。

材料:浮小麥20克

做法:煎水服用即可

 

#4 夏枯草綿茵陳茶

夏枯草和綿茵陳性質微寒、味道辛苦,前者具有清肝明目、散結消腫的功效,而後者則有清濕熱、去肝熱功效,適合肝火旺盛及濕熱的人士飲用。

材料:夏枯草15克、綿茵陳15克

做法:將夏枯草和綿茵陳放入煲中,加入750ml水,煲半小時即可。如果想要甜味,可加適量糖冬瓜或冰糖。

 

以上食療只供參考,不過每個人的體質都不相同,如有更多有關問題,請親身尋求醫生的專業意見。

鳴謝:倪詠梅醫師

來源:衞生署unsplash

最高瀏覽